欢迎访问一学网

201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竞赛答案-单选题(2)

作者:91yixue 来源: 易学网 时间:2014-08-31 字体: 考试必看


 B.风险评估
 C.流程再造
 D.环节划分
解析:
财政部门负责国家预算资金的管理,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内部控制,就是为了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通过制订制度、程序、流程和方法,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要认真识别评估业务及管理中的内外部风险,采取不相容职责岗位分离控制、授权控制、流程控制等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诺范围内。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决,而不是事后。
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方向、思路、内容、方法上与()积极推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基本一致的
 A. 中组部
 B. 中纪委
 C. 审计署
 D. 国务院
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多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入手加强风险管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运用制衡机制堵塞单位经济活动管理中的漏洞,消除隐患。目前,许多地区、部门都在按照中纪委的要求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其实,内部控制在方向、思路、内容、方法上与中纪委积极推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基本一致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廉政风险防控的组成部分,是从单位内部经济活动风险管控这一角度出发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全面性原则的是()。
 A.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B.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C. 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D.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解析: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象是其经济活动,所以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从范围上说,应当覆盖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各项经济活动;从流程上说,内部控制的思想、制衡机制和控制措施应当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包括评价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所以,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系统,它渗透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实现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由于单位的内部控制最终都要靠人去建立和去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性原则还要求单位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是()。 A. 公安机关的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活动
 B. 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
 C. 党政机关的预算业务
 D. 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
解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类型众多,业务活动纷繁复杂。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可以分为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比如单位发生的资金收支业务和政府采购业务涉及到公共经济资源在单位内部的运转,属于单位自身的经济活动,而公安机关的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活动、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等则是单位的专业业务活动,相对而言属于单位的非经济活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事务的监管者,同时也是公共资源的使用者,所以不论何种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其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公共资金,都需要对其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因此,经济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共有的业务活动。
1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有8种控制方法,分别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和信息内部公开。
 A.绩效管理
 B.成本控制
 C.单据控制
 D.成本控制
解析:
《单位内控规范》总结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实践的成功经验,根据内部控制的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八大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以及信息内部公开。
一.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事项申请、内部审核审批、业务执行、信息记录以及内部监督等岗位。不相容岗位分离,意味着提出事项申请的岗位应当与对事项进行审核审批的岗位分离,内部审核审批的岗位与信息记录的岗位分离,业务审批岗位和执行岗位需要与内部监督的岗位分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各项经济活动的流程和特点,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对确需分离的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下属单位、各岗位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的所授予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关系到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和资产使用效益,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这种控制方法要求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行政事业单位的任何授权都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并予以书面化,通知到经济活动业务流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授权一经确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审批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三.归口管理:归口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管控事项的性质与管理要求,结合单位职责、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下,明确单位内部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责任单位的控制方法。归口管理是建立在权责对等基础上的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有些经济活动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开展,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就容易导致经济资源流失的风险和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职能、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情况,建立起联合工作机制,以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
四.预算控制:预算是根据单位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财力支持和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预算控制本身是一种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作用。所以对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建设项目等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强化预算约束,以规范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
五.财产保护控制:保护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财产保护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控制方法,要求单位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和处置报批等。
六.会计控制: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会计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同时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控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
(2)加强会计机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确保各岗位权责明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4)着力提高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责权。
(5)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确保会计基础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编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七.单据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进行社会管理还是提供公共服务,都需要使用公共资源,即统一表现为发生了各种经济行为。表单和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行为“留印”和“有痕”,能够反映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真实。单据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 、归档、保管单据。表单通常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行为所涉及的内部凭证。票据通常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行为在报销环节使用的外部凭证,证实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及其具体金额。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单据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将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单据制度化2.使用和管理单据规范化。


标签: